上周六跟着老茶客阿伟去参加了东莞一场超特别的品茶会,真是把茶喝出花儿来了!这场在莞城老巷子里举行的"茶韵探索局",完全刷新了我对喝茶的认知。

活动选在一栋改造过的老茶仓,推门进去就被满屋茶香扑了个满怀。第一轮就来了个猛的——盲品竞猜。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了五个小茶杯,都是不同年份的普洱。我这个平时只喝奶茶的菜鸟一脸懵逼,但看到旁边几位大爷闭着眼睛闻香的样子,也跟着装模作样地摇晃杯子。

最绝的是"茶酒混饮"环节。调酒师用十年陈普洱做基底,加上荔枝蜜和金酒,调出来的茶饮喝第一口是茶香,咽下去却有酒的回甘。现场有个00后小姐姐直接惊呼:"这不比奶茶店那些乱七八糟的特调强多了?!"

中场休息时发现个宝藏角落——茶食自助区。樟木头镇的榄仁饼、石龙镇的合桃酥,还有厚街的特制菊花糕,清一色都是配茶的传统点心。特别是那个现烤的鸡仔饼,热乎酥脆,配着陈年六堡茶,咸香与茶涩在嘴里打架的感觉太上头了。

下半场的"闻香识茶"比赛简直笑料百出。工作人员端来十种香料让我们闻,要说出对应的茶品。我连肉桂和桂皮都分不清,倒是隔壁桌的茶店老板闭着眼就能报出:"这个带着药香的是05年勐海熟普,还混了点陈皮。"全场立刻响起一片"牛啊"的赞叹声。

活动快结束时来了个王炸——DIY调茶。台面上摆着二十多种茶叶和配料,从传统的茉莉花到新奇的芒果干应有尽有。我和几个年轻人组队,脑洞大开地把凤凰单丛和话梅粉混在一起,竟然意外地好喝,还被评了个"最具创意奖"。

最有意思的是遇到位穿着汉服来参会的茶艺师妹子。看她行云流水地表演宋代点茶,在场的年轻人全都举着手机狂拍。不过最让人服气的是她的冷泡茶教学,原来矿泉水瓶+茶叶放冰箱,简单几步就能做出不输奶茶店的冷泡茶。

这场聚会最颠覆的是发现东莞原来藏着这么多懂茶的年轻人。不是想象中大叔大爷的专利,现场起码三分之一是20来岁的小年轻。有个扎脏辫的男生说得好:"威士忌能品,咖啡能品,凭啥茶就不能玩出花样?"

临走前主办方送了伴手礼——用东莞本土茶叶制作的茶香手工皂。摸着良心说,这可比那些网红店千篇一律的打卡礼物走心多了。才花了88块钱门票,不仅喝到平时买都买不到的好茶,还认识了一帮有意思的茶友,值回票价!

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我对喝茶的老土印象。谁说品茶非得正襟危坐?像这样边玩边学,把传统茶文化玩出新花样,才是年轻人打开茶世界的正确姿势嘛!据说下个月他们要在可园搞户外茶会,我已经开始约小伙伴了。